4日是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年里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立春是一个略带转折色彩的节气,虽说这种转折不是十分明显,但趋势是天气开始回暖,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人们开始闻到早春的气息,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要如何做好立春前后的养生保健呢?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季的养生要注重“生”字,要顺应阳气的升发,保护阳气。
调养精神
立春时节,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人们的精神调摄也要顺应春季自然界蓬勃向上的生机,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广施博爱,善济仁慈,戒怒戒躁,保持精神愉悦,顺应春季肝气升发的特性,使气血和畅。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生恼怒和忿恨,保持乐观情绪,则精气不易耗散,脏器不易老化,形体不致衰惫,自可祛病益寿。
防风御寒
俗语有云:“春捂秋冻”,“春季不可薄衣”,在乍暖还寒的春季做好“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升发的养生需要,也是一种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立春是春天的开始,意味着天气将由寒冬向炎热的夏天转换,正处于阳气渐长、阴气渐消的时候,此时天气虽开始暖和,但春天是以“风”为主气,气候特点是变化较大,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尤其是适逢春雨连绵的时候,更是冷风阵阵,寒气袭人。由于冬天怕冷,穿戴衣帽较多,人们对外界天气的变化适应能力下降,尤其是老人、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更难以适应,因此在早春时节要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
对于老人、婴幼儿及体弱多病者尤其应注意脚部、背部保暖。
青年女性尤应注意,不可过早地换穿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病。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调节饮食
立春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
由于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增加,因此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有营养之食品,另外,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聚积一冬的内热要散发出去,所以还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
夜卧早起缓形神
立春时节,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在起居方面也要相应改变。做到适当的晚睡早起,早晨起床后做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慢跑、体操等,活动关节,舒展形体,疏通郁滞,使气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