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哪天入伏
每年的三伏天是天气状况较为潮湿当又是高温的时期,2013年哪天入伏是三伏天气开始的重要日期。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2013年哪天入伏?
年份 夏至 初伏 中伏 立秋 三伏 天数 入伏 出伏
2013(公) 6.21 7.13-7.22 7.23-8.12 8. 7 8.12-8.21 40 7.13 8.22
2013(农) 5.14 6. 6-6.15 6.16-7.13 7. 1 7. 6-7.15 40 6. 6 7.16
·
2014(公) 6.21 7.18-7.27 7.28-8.16 8. 7 8.17-8.26 40 7.18 8.27
2014(农) 5.24 6.22-7. 1 7. 2-7.21 7.12 7.22-8. 2 40 6.22 8. 3
2013年哪天入伏?三伏的推算
要想推算哪天是三伏,必须先了解2013年哪天入伏?什么是庚日?庚日是按照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一天的日期都是由天干地支(简称干支)顺序排列组成。庚为十个天干中的一个,十个天干为: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果第一日,为甲子;则第二日就为乙丑:第三日,为丙寅……以此类推,六十天为一轮,循环往复。
怎样才能找出某一日的干支?查看《通书》、《阴阳历书》或《万年历》就可推算出来。例如:2012年6月18日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6月28日即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7月18日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为入伏。7月28日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即为中伏;8月7日为夏至后第五个庚日,而8月7日立秋(庚日在立秋当天,不能算为立秋之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就是8月17日,即为末伏。2012年“三伏”为40天。
2013年6月13日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7月13日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为初伏;7月23日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即为中伏;8月7日立秋,8月12日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即为末伏。所以2013年“三伏”为40天。
还可以用一个简便的方法推算。初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由于十天一个庚日,而一年为365天,虽然不是10的整数倍,但相差5天,这样就很容易推算哪一天是庚日了。比如,2012年的7月18日是庚日,则2013年的7月13日就是庚日,而2014年的7月18日又是庚日,以此类推,很容易推算庚日。但要注意,每四年有一个闰年,闰年多一天,这也好算,遇到闰年就提前一天,比如2016年7月17日是庚日,而不是7月18日。
有兴趣的市民可以根据2013年哪天入伏的推算获知入伏天气的状况及具体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