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气象局7月8日发布的《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评估》中获悉,8日至11日,我国四川盆地西部、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一带将有强降水,部分农田将出现湿渍涝害。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8至11日,四川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有40~80毫米,其中东北地区南部、华北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偏东地区、云南南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00~180毫米,局地可达200~230毫米;四川盆地西部部分地区有100~200毫米,局地300~4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还伴有雷雨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8日10时,中央气象台已将暴雨预警升级为黄色。
据悉,四川盆地主要降雨时段在8日夜间至10日,西北地区东部主要在8日,华北中南部主要在9至10日,东北地区南部主要在10至11日。期间,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地区南部局地可能出现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的日雨量或过程雨量。
降水利于土壤增墒、蓄墒和农业蓄水,但强降水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还可能造成部分农田出现积涝、作物倒伏、农田被淹被毁;四川盆地和西北地区东南部部分农田土壤过湿将加重,不利于玉米、大豆、棉花等旱地作物健壮生长。
专家建议,各地应保持农田沟渠畅通,降水过后及时清沟排涝、除湿降渍,避免作物受淹时间过长;受淹田块雨后应根据作物苗情,进行分类管理,适时施肥,促进苗情转化,并加强稻飞虱、粘虫等迁飞型和喜湿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