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图为主会场情景。庄白羽摄
7月16日,2013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迅速传达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贯彻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汪洋15日晚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进一步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再部署。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认真传达领会、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真总结和传承前一阶段气象服务的成功经验,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进一步行动起来,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以优异的气象服务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宇如聪、沈晓农出席会议,副局长矫梅燕出席会议并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副局长于新文主持会议。
7月15日,李克强总理就做好今年防汛抗洪救灾等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入汛以来,洪涝、台风、地质灾害多有发生,防灾抗灾救灾减灾任务艰巨。批示要求,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一定要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避免发生群死群伤事件。批示强调,气象、水文、海洋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预报预警,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密切配合做好防汛工作。各地区要切实落实责任,做到组织领导到位、防汛措施到位、物资保障到位,确保江河安澜,人民安宁。
汪洋副总理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他指出,当前,防汛抗洪即将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阶段,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强化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实,毫不放松地抓好下一阶段防汛抗旱工作。一要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二要切实强化预测预报和预案落实。要密切监视天气和汛情旱情发展变化,特别要强化台风和城市、山区等局部性、突发性暴雨洪涝的监测预报,为抗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决策支撑。三要切实强化大江大河防汛和抗洪抢险救灾。四要切实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水库度汛。要强化基层防御组织体系,细化人员转移方案,落实群测群防措施。五要切实强化台风防御和城市防洪。六要切实强化统一指挥和协调配合。
郑国光表示,入汛以来特别是进入主汛期以来,全国天气气候复杂,气象服务任务艰巨,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发扬“准确 及时 创新 奉献”的气象精神,恪尽职守,坚守岗位,努力做好各项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有效减轻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
郑国光强调,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防汛抗洪救灾的政治敏感性强,决不能出大的问题,特别是当前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主汛期,四川盆地抗洪减灾任务重,北方防汛服务进入关键期,东南沿海防台风服务任务日趋繁重,城市气象灾害防御面临新挑战,高温伏旱气象服务不容懈怠,防汛抗洪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入关键期,要从以下四方面全力以赴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
一要做好此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工作。要把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和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一线干部职工,提高其思想认识;要进一步强化气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对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确保各项气象业务服务环节保持畅通,各项应急预案得到落实;要统筹做好汛期气象服务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等工作,确保在关键天气来临时,一切工作服务于气象服务工作。
二是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切实做好各项预测预报工作。各地气象部门要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暴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强化灾害性天气精细化预报,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增强预见性,做好气候趋势的滚动预测,特别是为农气象服务工作;要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区域灾害性天气联防,加强跨区域、上下联动的灾害性天气会商,中央气象台要加强对各地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技术指导。
三要切实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要努力实现预警信息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特别要做好灾害预警信息向进城务工人员、外来旅游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脆弱人群的传递和覆盖;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努力提高公众利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防灾、避灾自救能力。
四要努力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要做好暴雨预报服务及其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的预警工作,做好防台风减灾、江河湖库安全度汛、城市防洪等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气象宣传与科普以及安全生产工作。
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内设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与会。会议还在各省气象局、各地气象局、各县气象局设立分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