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市场调研发现,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从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2012年,广西入境过夜游客350.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7%;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79 亿美元,增长21.6 %。接待国内旅客20777.58万人次,增长20.4 %,国内旅游收入1578.94亿元,增长30.6%。旅游总收入1659.72亿元,增长29.9%。
到“十二五”期末,广西将构建起完善的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旅游强区支撑体系基本形成,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旅游发展方式得到优化转变,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做强增长点,打造增长极,培育增长源,全区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质量效益、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广西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8年广西旅游业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广西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接待游客总人数将超过2.5亿人次,年均增长15%;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将突破4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区同期GDP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
煤制天然气属于新型煤化工产业,通常指采用已开采原煤,经过气化工艺来制造合成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的能源转化效率较高,技术已基本成熟,是生产石油替代产品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天然气的供需矛盾将愈加突出。在此背景下,煤制天然气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而重新进入到我国产业界的视野。
我国煤制天然气行业真正起步时间较晚,目前煤制天然气的示范项目包括神华集团内蒙古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国际内蒙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唐国际辽宁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新汶矿业新疆伊犁煤制天然气项目等。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已获批建设的9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年总产能为375亿立方米。而除了这些已得到核准的项目之外,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和规划中的煤制天然气项目还有10多个,年总产能已达到1600亿立方米。
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煤制天然气市场运营格局与投资前景咨询报告》预测,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产量有望达到1850亿立方米,而国内天然气需求将翻一番,预计将达2600亿立方米,届时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将达750亿立方米。在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占到10%的时候,天然气的需求量或将是现在供应量的5倍。可见,我国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在此形势下,煤制天然气作为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替代和补充,对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求矛盾,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商情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