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青川地震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4-10-20 10:08:47  来源: 客运站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9月12日01时12分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北纬32.7度,东经105.4度)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9月12日青川地震详细情况:

  发震时刻:2014-09-12 01:12:19

  纬度:32.7°

  经度:105.4°

  深度:15千米

  震级:3.4

  参考位置: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9月12日青川地震

  “地震之国”日本如何防震减灾

  系统完善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

  日本的防震减灾法律包括《建筑基准法》《灾害救助法》《灾害对策基本法》等。这些法律涵盖了防震减灾的各个主要环节。具体实践中,日本政府还及时总结历次大震巨灾经验教训,不断对建筑标准法进行修改完善。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6433人身亡,其中80%以上的遇难者是由建筑物倒塌所致。震后,日本政府专门通过法律规定了各种建筑物的强制抗震标准。中央防灾会议明确要求,用10年时间将房屋住宅的耐震率由75%提高到90%。为了保证学校地震安全,日本政府出资创立了“建造安全放心学校补助金”制度。

  科学先进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

  除国家台网1000台强震仪和800台微震仪外,日本地方政府布设有2000余台强震仪,一些特殊行业也建设了专门的地震台网。各类台站总计5000多个,台站间距平均达到25公里。从2003年开始,日本启动建设地震预警系统,2007年正式发布预警信息。最有减灾成效的预警是2008年6月14日岩手、宫城县7.2级地震预警,多数地区提前10秒钟收到警报,这次地震烈度和1995年阪神地震相当,死亡仅10余人,相当于阪神地震的1/600。

  严格有力的抗震设防管理体系

  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在日本,办理建设工程开工许可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经过相关部门确认无误后,才能开工。报告书必须给出不同强度地震下建筑结构的受力大小,据此确定抗震构造、抗震措施以及建筑材料。日本科研机构相继开发出“阻震建筑”、“隔震建筑”、“抑震建筑”三种抗震房屋,并在后续地震灾害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并迅速推广普及。

  “软硬结合”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地震发生后,遍布日本各地的地震监测中心可在1分钟之内,通过高度发达的电视网络将地震信息迅速传遍全国,提示人们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日本的应急避难场设施覆盖充分,设计人性化。场所之内普遍配有地震应急箱,内含食物、药品和自救工具等相应用品。其中食物配备足够提供一个成年人在静态环境下4天的营养需要。

  行之有效的社会动员体系

  日本民众的防震意识深深根植于血液之中。每年9月1日防灾日和防灾日所在的防灾周,日本社会各界普遍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习。日本的小学每月都要进行应急疏散演习。日本各地设有大量防灾训练体验中心,市民可以免费进行训练体验。经常性和专业化的防震减灾教育,让日本民众防震技能显著增强,自救互救水平大幅提高。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约80%的生还者是被当地民众从废墟中救出的。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angguangxing.com

最新专题推荐

五一

端午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