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究发现长假旅行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5-10-23 12:03:53  来源: 客运站

  旅游导致的人口流动增加了人为热源排放,并影响其他相关进程,强化了城市热岛效应。一直以来被视为环境友好型产业的旅游业,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同样应引起重视。

  刚刚结束的国庆长假再次描绘了一幅“人山人海”的画面。此前,根据交通、铁路等部门的预测,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有超过7.5亿人次出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井勇及其研究团队发现,旅游对气候同样产生着影响。

  以旅游胜地海南三亚为例,旅游显著增强了当地的城市热岛效应。张井勇研究团队对比了三亚城市和郊区气象站的气温,即城市热岛强度。数据表明,在1995年至2004年的10年间,三亚春节长假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日最低气温表征的热岛强度分别为1.71℃、1.75℃和2.02℃,而这些数据比春节周前后4周的对应数值高了0.48℃ 、0.66℃和0.42℃,相对增加39%、61%和26%。这组数据表明,在春节长假时,三亚的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增强了。

  人类影响气候的直接观测证据很难获得,目前的研究主要依赖于模式的虚拟试验。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限定在温室气体、气溶胶及土地利用等领域。像旅游这样人口迁移流动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往往被忽略。而该研究通过实际观测数据,定量计算了旅游对城市热岛的影响。

  在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素中,建筑物白天吸收热、夜间释放热,以水泥、柏油路面为主的城市下垫面缺少土壤和植被,其在白天吸收的热量很少用于蒸发和蒸腾,大多用于加热近地面空气,导致气温增加。此外,城市内的人为热源,如冬季取暖、夏季空调以及其他能源消耗等,也释放出大量热量,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形成。

  旅游使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为热源增加,并影响其他相关进程,进而增强热岛效应。“大量游客影响了餐饮、交通、住宿等行业,如烹饪食物,会进一步增加人为热源排放。”张井勇说。此外,大规模旅游能够影响碳排放、大气污染。旅游业及与其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可达到世界总量的5%。“这意味着,短期旅游也可能造成更大空间尺度和更长时间尺度的作用,影响不可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对气候的影响在多个时空尺度上存在。以三亚为例,在春节长假前后,也会有很多旅客。因此,用以对比的前后4周或多或少也会受到旅游影响。此外,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及方式的转变,人为热源排放量较上一个10年有较为明显的增加。“因此,旅游对气候尤其是城市热岛的贡献率可能比研究结果更大。”张井勇说。

  每个旅游城市由于具体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旅客流量、城市化程度不同,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规律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张井勇认为,三亚是热点旅游城市之一,较具代表性。他的团队在对其他热点旅游城市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现象。“我们还需要对这一科学问题进行更深入研究,包括更好地揭示相关物理机制,以及进行模拟和预测。”张井勇说。

  张井勇的团队还曾以北京、哈尔滨等城市为例,发现由于春节长假期间人口从大城市迁出返家,人为热源减少以及其他一些过程的作用,热岛效应显著减弱。这些研究都证明,现代大规模人类迁移对城市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旅游业是低能耗、环境友好型经济产业。近些年,游客出行需求呈多样化,假日旅游方式已从传统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拉动消费作用明显。但旅游对城市气候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张井勇认为,研究结果可为旅游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应考虑旅游人口集聚的影响,避免旅客过分集中;旅游设施应更多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促进节能节水减排,提供更绿色的旅游服务;倡导和支持公众尽量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出行方式。”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angguangxing.com

最新专题推荐

五一

端午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