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阔步迈向“中心城市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2-05-30 17:01:53  来源: 客运站

武汉阔步迈向“中心城市

  5月9日,细雨中的东湖宛若水墨画卷。行吟阁下的塑像里,大诗人屈原凝视着前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武汉的中心城市建设也试图走出属于一条自己的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有两座城市曾被冠以“大”字,一个是大上海,另一个就是大武汉。改革开放后,武汉虽一度被其他城市赶超,但从未泯灭复兴宏愿。在近几年砥砺前行的基础上,武汉于2011年12月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

  “说起武汉,如果只能想到鸭脖子、热干面,那这座城市是没有希望的。武汉必须有自己的地标和新中心。”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汪涛曾经对武汉的中心城市建设有过精妙点评。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7月,东湖沙湖连通工程启动。在我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它更是武汉探索特质、建设新中心的举措——因此它还有一个更显雄心的名称:武汉中央文化区建设工程。

  连通东湖与沙湖间的楚河水道,逶迤于沙湖路、中北路、东一路等街道之间,全长2.2公里,水面最宽70米,而滨河道路及绿化的宽度却达到80—110米。与楚河相伴而生的是长达1500米的汉街,这里聚集着60多个国际顶级品牌、200多个著名时尚品牌,是武汉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国际时尚品牌秀场。

  5月6日,周日,游人如织。此时距离楚河汉街开放已经半年有余。这里,可以购物、观影、看戏、吃饭、小憩……更可以泛舟河上,一览“两岸灯火阑珊、楼光树影璀璨”的美景。在这个由万达精心打造的城市综合体中,人们几乎可以享受到所有的城市资源。

  “楚河汉街不仅是商业项目,更是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工程,其综合效应十分显著。”长江日报副总编辑柯青说。

  5月8日,晴。还没下武汉南三环,骄阳下绽放的一片片白色“花瓣”引人注目,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就在眼前。

  作为中西部最大、全国第3的展览场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面积达18万平方米,相当于17个标准足球场,可承接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会议和活动。去年10月15日,以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暨全国汽车配件采购交易会亮相为标志,武博正式启用。

  讲解员告诉我们,武博项目包括展馆、会议中心、洲际酒店、海洋乐园、假日酒店、景观水系和绿色生态居住区等。除已经投入使用的展馆外,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会议中心将于今年底竣工,拥有490间客房的洲际酒店和640间客房的假日酒店将于2013年竣工。同时,武博还有餐饮、商务、大型停车、公交地铁枢纽和物流中心等诸多配套设施。

  从中不难看出,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是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又一力作。“展馆的建成,为武汉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正是依托这个场馆,武汉市将会展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为‘中国会展名城和中部会展之都’”。武汉商务部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如此展望。

  城市综合体加紧推进,贯穿其间的路网建设步伐,武汉也一直没有停歇。

  武汉市城乡建委徐海清博士提供的材料显示,过去5年间,武汉一环线改造完成,二环线汉口段及武昌东段、三环线、外环线建成通车,四环线开工建设;新建、改造8条快速路、34条城市主干道,武汉大道、江城大道、高新大道、白沙洲大道建成通车;阳逻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青岛路长江隧道、水果湖隧道建成投入使用;6条地铁线同步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通车营运。

  徐海清表示,未来五年,武汉将基本形成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市路网,平均运行车速接近每小时30公里,二环以内车行时间平均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城至远城区车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

  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风范渐露端倪。

  【考察感悟】

  港闸区区长沈红星:

  武汉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拆迁、大力气兴建,超常规、高水平地快速推进城市建设,这值得正在打造南通“北翼新城”的港闸区好好借鉴学习。

  崇川区区长葛玉琴:

  武汉城市框架拉得很开,投入资金多,拆迁力度大,规划高点定位,布局精细明晰,尤其是功能性项目运作十分成熟。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武汉全面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全力打造新的城市名片,这一机制和方法值得好好学习。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羌强:

  武汉建成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楚河汉街、武汉天地、光谷步行街、首义文化区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工程,凸现了城市特质,取得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南通谋划】

  葛玉琴:

  崇川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南通中心城区面积小、交通拥堵,难以布局更多生产要素。要借鉴武汉经验,拉开城市框架。摈弃小而散的原有开发模式,对五山地区、观音新城等区域,加大拆迁和改造力度,高起点规划,坚持成片开发、整体招商、统一打造。

  沈红星:

  港闸区将认真学习武汉城市环境管理与建设中的宝贵经验,策应市委、市政府一核三片区“T型组团城市”发展战略,紧扣“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北翼新城”。聚焦“品位化”造城,既做优环境、提优功能,又用好资源、放大优势,推进“北翼新城”成片式、混合式、融合式开发,注重“产”“城”协调发展,促进现代化新城建设大提速。

  苏通科技产业园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晓东:

  要学习借鉴武汉经验,走产城融合、产城一体、产居平衡之路,精心编制各类规划,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生产、先功能配套后招商引资,让城市资源惠及所有居民。

  【专家点评】

  南通大学沿海沿江发展研究院陈长江博士:

  武汉的中心城市建设经验表明,要在区域经济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必须优化与拓展发展空间,做足载体建设。随着南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加强载体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南通城市功能拓展和提升的基础。建设过程中,科学规划设计最为重要。南通应当以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眼光,按照现代化理念与标准,全面引入人文、科技、智能、生态和成片开发、混合开发、产城融合开发的规划理念。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angguangxing.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