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交”出行引发争议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2-07-26 17:50:29  来源: 客运站

“微公交”出行引发争议

  最近,陕西省西安市市民郭晓瑜早晨上班有了新选择:乘坐便民电瓶“微公交”。在“微公交”开行前,他上班只能乘坐在路口拉客的三轮摩托,不但经常遇到司机“乱要价”,而且总是担心出事故。

  鱼化村是古城西安市出名的“城中村”,距离市中心不到10公里,接近20万外来人口租住村中。由于鱼化村路况不好等因素,一直没有开通公交车。上下班高峰时,居民出行总是堵在居住区到主干道公交车站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不久前,鱼化村村民梅随锁购买了2辆电瓶观光车,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办起了“便民微公交”,运营线路穿越鱼化村居民区,连接主干道公交车站与居民区,票价一元,招手即停,受到居民的欢迎。

  不过,“微公交”也引起了争议。一些市民认为,“微公交”没有办理营业手续,属非法运营。西安市交通管理部门也表示,根据规定,电瓶观光车属特种设备中的“场(厂)内专用旅游观光车辆”,只能在大型公园、风景区等特定场所载人、运货和牵引。鱼化村这种“微公交”确属非法运营,“合情不合法”。

  不过,“微公交”开通作为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手段,还是得到了公安交警部门的认可,西安市高新区车管支队支持他们先发展再规范。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也表示,鉴于电瓶车上路尚属“新鲜事”,交管部门对审批较为谨慎,已责成专家进行可行性评估,相关部门正研究“微公交”运营申请。

  事实上,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并非仅在西安市存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城市的“城中村”或者大型居民社区都或多或少地出现类似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力量也都积极参与破解公共出行的这一难题。

  在江苏省苏州市,市政部门试图通过发展公共自行车来帮助居民实现“最后一公里”出行。除在主城区和高新区分别设立公共租车点外,还在今年4月通车的一号线地铁沿线规划了19个公共自行车租车点。不过,公共自行车在运营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如社区还车桩位不够、网点建设用地不足等,仍需继续完善。

  在北京,一些社区最近也办起“电瓶公交”,试图缓解居民出行难题。当地公交部门表示,在运营方开行电瓶车的路线上,一些地段路况的确不宜开通公交,这种电瓶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需要。公交公司还对电瓶车驾驶员进行了培训。不过,这种电瓶车并没有合法牌照,而且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同样也受到有关方面和市民的质疑。

  许多“城中村”、城郊接合部以及相对偏僻的城市角落的居民社区,都面临着公共交通不覆盖、居民出行不方便的问题。但社会力量自发参与解决公共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办法,往往会遭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于晓政博士告诉记者,在中国公路交通管理规定中,并未明确规定居民区“最后一公里”出行可用的车辆型号,造成一些地方解决居民出行的尝试“合理不合法”,凸显相关法规完善的必要性。

  专家表示,在中国当前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类似问题已成为城市管理新课题,政府部门应该以人为本,对“合理不合法”的新生事物采包容和支持,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规范管理的同时,尽可能地想办法方便公众,服务民生。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angguangxing.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