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委员建议开设快速循环公交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2-05-27 10:37:02  来源: 客运站

  去年底北京新开通了五条地铁线路,而新地铁的开通也给“黑车”、“摩的”带来了“市场”。不少读者通过本报微博、QQ反映,地铁依然拥挤不堪、地铁线开到哪儿黑车就趴在哪儿。读者呼吁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公交接驳等公共交通问题。

  为何黑车屡治不绝、为什么宁愿受堵不少市民也不愿坐地铁而选择开车上下班?记者发现除了地铁较为拥挤外,这上下班的“最后一公里”也成了交通出行的难题。

  委员建议开设快速循环公交

  为什么“黑车”有市场?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汉王科技总裁刘迎建特意关注了“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以我工作的上地地区为例,这个地方聚集着很多高科技企业,我估算了一下,每天早上大概有十几万上班族从天通苑、回龙观、北苑、望京、昌平还有城里到上地上班,晚上又几乎在同一时间离开,早晚高峰人非常多。”刘迎建说他发现不少上班族都是乘坐城铁到西二旗站下车,然后再奔赴软件园中的各个写字楼,走路一般得20分钟,快走10分钟出头。“为了方便员工上下班,园区内的大企业都设置了班车去地铁接驳,特别壮观,各个公司的班车排着足有一里长,但是也特别‘悲惨’,因为这些班车根本开不动,和私家车一起全被堵在路上了。”刘委员说,就是因为这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导致早晚高峰上地地区特别拥堵。

  刘迎建认为,用企业班车去接驳是种资源浪费,因此他不赞成此举,认为还是应该利用公共交通。他今年来两会就建议,可以在特定区域设置一种快速的循环运行公交车,比如工作时间每天早上7点半到9点半,晚上5点半到7点半,就在这两个高峰时期集中循环疏散城铁西二旗的上下班人员,加大通行能力。这种模式也可以在其他地铁站和写字楼密集的地区推广。

  公共交通应该消除盲点

  在昨晚举办的“两会”政务咨询会上,交通委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北京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了40.1%,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其中地铁出行比例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公共汽车出行比例下降了1.4个百分点,小汽车出行比例34.8%,同期提高了0.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北京公交出行比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在今年两会上,不少委员都建议北京治堵应该向香港学习。记者了解到,单就公共交通来说,现在北京的公交车都是大型公交车,中巴、小巴几乎没有。而在道路较为狭窄的社区,尤其是老旧社区,受道路所限,大公共根本无法通行,这就成了公交盲点,不少社区也没有公交线路通行。但在香港,巴士分为专营巴士、非专营巴士和小巴三大类,线路遍及全港,可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非常方便。因此委员认为,既然呼吁市民出行时优选公交,就要增加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尽量消除盲点,很多人开车或者乘坐黑车,可能就是因为家门口一两公里内没有公交路线。如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需求”,往往也就解决了交通一个大问题。

  提高细化的路网通行能力

  市政协委员王子华认为,北京目前交通拥堵主要体现在环路压力太大,虽然北京的主干道建设得很好,但是细化的路网通行能力并不理想。这一点应该向香港学习,建成立体式交通,充分利用高架路和地下空间。另外,他认为北京治堵最根本还是应该进行人口分流,比如把卫星城相关的配套设施如住房、商业、学校、医疗等都建设好,把人群从城区往郊区引导,也能有效缓解城区的拥堵。

  本报记者 邵泽慧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angguangxing.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