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2015市区公交线路将增至40条

火车票在线订票
时间:2012-05-28 13:44:32  来源: 客运站

    公交车好不好搭乘,公交线路设置是否科学是每位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就公交面临的问题,张家口市公共总公司规划将用3—5年的时间,把公交线路从目前的20条增至40多条,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蓝图背后的难题


    “高新区发展很快,但可供选择的公交线路太少了,出行很不方便……”近日,不断有在高新区上班、上学的市民向本报反映,希望有关部门能增加高新区公交线路、站点的设置,方便居民出行。


    家住世纪豪园小区的郭某在市内读书,每天早上他都要比其他学生提前1个多小时从家里出发,转乘两趟公交车到达学校,放学还要再花近一个小时乘车回家。“本来学习就很紧张,每天还要在路上花几个小时,有时候赶不上车就迟到,真希望能多增加几辆到学校的公交车。”郭某说,他有很多同学的家都在高新区附近,乘车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


    据了解,高新区有的道路只有2、3条公交线路,与新区的快速发展相比,公交线路明显滞后。由于世纪豪园小区没有停车场,唯一开往此处的7路公交车只有上下班高峰时才到世纪豪园,其余时间终点站只到纬一路。“没有停车场,乘客等车苦,公交司机也很苦。”郭某颇有感触地说,他多次目睹公交司机到站后连喝水上厕所都顾不上就得“连轴转”。


    而在市内,也有不少市民反映:上下班高峰时,1、2路公交车每次都挤得黑压压一片,延长了市民的出行时间。  
  

    构造高新公交网络格局  
  

    “市内个别公交路线不合理、重复等现象造成了市民出行不便。”田建宏认为,公交线路资源配置是个大课题,客流多的线路与客流少的线路运力分配肯定要有大区别。一些“冷”线常常人坐不满,“热”线却超负荷运转。他查询了我市的公交车线路图,发现目前通往市中心如展览馆等地区的公交线路多达10条,许多都存在线路重复,而通往高新区等新区的公交则少得只有1、2条线路。


    田建宏,作为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去年年底,在我市开展的“我为张家口发展献一策”人民建议征集活动中,他提出的“增加城市公交线路”建议,荣获优秀奖。


    “一条公交线路的设置,不仅要考虑到乘客的需求,还要考虑道路走向、沿途居民区、学校、单位等人流量的大小,做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戴秀琴说,目前,我市主城区的单位、商业区、居民区相对集中,公交线路覆盖率高,市民出行乘车方便,而高新区的许多住宅小区都是新开发的,入住率很低,位于新区的单位、学校也较分散,客流量不集中。随着高新区建设的不断完善,主城区居民的平均出行距离将有大幅度上升,在这种出行距离上,公交有明显的优势。


    “我们已经考虑到高新区公交线路较少的问题了。”戴秀琴说,市公交总公司已计划新开高新区西部到东部以及到老城区的公交线路,按照高新区纬一、纬二、纬三、站前大街几条贯穿东西方向的街道和南北方向经一、经二、经三,开通51、52等几条东西走向的公交线路,配合正在规划中的自明湖发出的南北方向的几条新线路,及现有的1、2、3、4、7、10、11、12、301路等9条线路,形成高新区新的公交网络格局,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出行。  
  

    优化主城区现有公交线网     


    “从目前张家口市公交线路的分布情况来看,一些站点排长龙、乘客两头跑的现象总给人乱糟糟的感觉。建议能将此处的公交线路适当减少。”田建宏举例说道,早晚高峰,展览馆门前的公交站牌,人流拥挤,7、8辆公交车排队等候进站,不少乘客来回奔跑,寻找自己乘坐的公交线路。


    “老城区公交优化不易伤筋动骨。”张家口市公交总公司副经理胡建军表示,公交线网在老城区的调整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不大动。他说,城市公交布设历经多年,形成了现在的线网格局,市民对于出行如何乘车,形成了自己的习惯,线网如果大规模调整影响面很广,会让一些市民难以适应。但为了梳理超长线路和中心城区内重复线路,他们计划优化调整主城区内部分走向一致、重叠严重的线路,以缩短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节省市民的出行时间。


    我市的公交网络还不发达。截止目前,主城区共有20条公交线路,线路总长度269.35公里,营运车辆350部、折合402.2标台,日平均运行班次2072趟,日均客运量23.5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13.3%。今年,我市先后新辟、调整公交线路5条,首次开通了城乡公交301路。其中,为偏远和新建小区开通公交线路2条,解决了部分新建居民区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线网优化后,公交线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市民出小区步行10分钟内即可乘坐公交车。


    “缓解偏远小区居民出行难问题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按照市交通运输局的要求,张家口市公交总公司新领导班子提出了‘哪里有小区,哪里就有公交车’的目标,今后3—5年间,我们将在老城区开通东西走向的小区,计划每年开通2—3条公交线路。”胡建军说。
     

    场站规划超前建设
    

    “公共交通停车场、车辆保养场、公共交通车辆调度中心等场站设施应与公共交通发展规模相匹配,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胡建军说,目前,市公交总公司实有公交场站有南站、纬一桥西、平门、钻石路4处停车场;另外租用土地建设有燕兴、口里东窑子和东方苑3处停车场。全部车场实有面积3.33万平方米。按照建设部规定每标台公交车综合用地面积为200平方米的标准,目前公交停车场应占地8.04万平方米,停车场面积缺口为4.71万平方米。公共交通场站布局,应根据公共交通的车种车辆数、服务半径和所在地区的用地条件设置,公共交通停车场宜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车辆保养场布局应使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并与公交停车场相结合。根据我市交通现状及发展需求,今后几年,宜在沈家屯、明湖、西山产业园区、纬四路东部、大境门以及老城区西部建设公交场站。
 

    新区规划新增20条线路


    田建宏建议,公交公司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社会效应,要加大城市公交线路的覆盖率,尤其是增加通往宣化区的公交车。


    “一个城市是否有方便、快捷的公交线路,是外地游客衡量我市交通水平的标准。”戴秀琴说,根据我市目前的交通现状及发展需求,市公交总公司将循序渐进逐步到位,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再增加20多条公交线路,把发展高新区、明湖区域、西山产业园区的公交线网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出公共交通灵活机动的优势,配合民用机场、城际铁路的建设,开通机场、火车站到老城区的直达快速公交线路;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现有公交线网格局,将主城区以内的社区实现全覆盖,工业园区实现全覆盖,构建衔接有序的城市便捷交通。


    “我们规划公交线路编号均为2个数字,尽量保证市民一次换乘能到达目的地。”戴秀琴说,西山产业园区作为我市新兴区域,张家口市公交总公司计划将以西山产业园区和山中城生活区为重点,开通以“6”开头的61———65路5条线路,首末站位于西山产业园区。计划以明湖为枢纽开通以“7”开头的71———77路7条公交线路,至主城区、宣化区、西山产业园区等方向,首末站位于明湖。在民用机场投入运行之时,视机场公路及客流量,计划开通以“8”开头的81—83路3条到主城区的快速公交线路,首末站位于机场;在京张城际铁路投入运行之时,视城际铁路火车班次及客流量,计划开通84—88路5条到主城区的快速公交线路,开往主城区方向3—4条,宣化区1—2条,首末站位于火车站,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我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客运站微信号:wwwkeyunzhancom

往下看,下一页更精彩
随时随地查汽车时刻、查汽车站、看客动资讯,客运站手机网一手掌握! 手机输入: m.yangguangxing.com

免责声明:客运站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公交资讯 更多

最新专题推荐

元旦

春运

12306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