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行2010年7月8日
一晃八天过去,丽江之行又成为过去完成时。
带着广州的暑热和寻找中国温哥华的热望,六月三十号下午我们飞到那个人们传颂的中国的宜居城市—-丽江。
既然大家都说这个地方每年都可以来一次,所以此次计划时间也相对长一些是国内游中首次超过一星期的,以往都是头尾五天。
入住的和府皇冠假日酒店是二零零九年新开张的洲际集团管理的酒店。挺不错,设施及服务都是一流的。是古城的唯一五星。虽是位于城南边,但出北门即进入古城,非常方便。且建筑格调与古城一致,都是纳西二层庭院式别墅木屋。没有了古城的商业味和喧闹嘈杂反而更能体会真正的古城似的幽静。这样,就没有了不住客栈的遗憾。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古式建筑的结合,让我们享受到古今结合的好处。
第一天的古镇游令我们有点失望。虽知道现在到处弥漫着商业气息,可没想到这个传说中的古镇商业味这么浓,几乎全是经营客栈和卖东西的商铺。人头涌涌,商铺林立。而且当地的服务习惯:问价不买就不高兴,吃的东西卫生也较差好象专门对付游客的,让人对这个小镇的人文印象大打折扣。第二天就没去古镇吃东西,反而自买了一瓶油找了一间城外的较干净的小店炒菜,第三天始,干脆餐餐都改在酒店吃了,当然,中午在外赶不回来另当别论。
不过,镇上卖的东西倒是挺特色和价平的。此次一反外游不买东西的常态,几乎天天有东西要买且几乎都是J看中的。什么围巾啊,分几次共买了七条;什么围裙啊,分二次买了六条;还有给C女儿买了二套;另一套小女孩套装两人太喜欢就买了说给S穿;还有满街飘着的那首催梦式的歌,让我们知道了坎坎——一个丽江歌手,一下子买了她三张蝶(回酒店放就发现其中一张是坏的),我们非常喜欢或者说J喜欢得不得了(还想同样再买三张,我不准);还有牛骨梳和刮莎板;J看中的一顶牛仔帽;最后他还认真挑了一个十五元成交的“翡翠戒指”,色相真的挺好看的。没想到,在丽江,J反而变成了购物狂了,哈!
第二天我们去了万古楼又进了木府。据称是“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进去果然名不虚传,挺有皇家气派的。怪不得要收六十元门票,也怪不得较少人来。看来用经济手段调节社会生活确实可行。如果古镇维护费有盘查的话或古镇客栈也收维护费的话,可能踩在古镇彩色石板上的脚印就少多了。不过,这一天的二个收费景点让我们对丽江的文化和自然景色有了认识和好感,加之她的适宜的温度,想想广州高达三十七度的酷暑,就心里舒服了。觉得,丽江还是值得来的。
第三天黑龙潭,见到了古镇水的源头,镜头下的湖景多少有点斯坦利公园内湖的印象,但只是镜头下的感觉而已,没法真比。见到了山与水相偕的景色,心里也舒服多了,抵消了小镇人头涌涌、商铺林立带来的不适,就好象吃多了肉再吃些青菜,肚子就舒服多了。
第四天去了束河古镇。实在话,束河比大研更古一些,水更清,人更少,街边酒吧的真人歌秀也动听。我们顺着溪水的流向一直走到九龙潭,还买了现摘的葡萄用流动的冰溪水洗后即吃。中午在小桥流水边吃了西餐,还为了听真人歌手唱歌坐下来喝了二杯饮料。不能不提的是,早上刚进束河古镇还顺便去了设在进门处的售楼部,看了他们建在附近的楼盘样板房,房中可见玉龙雪山,价格也不便宜。据说挺多广东人在此买房,基本是外地人买。我想起那个说法:温哥华的房子是给中国人炒起来的。都是外地人在做这种事。
第五天几乎在酒店里转悠。这儿才是真正的古镇风韵呢。照了一些像,睡午觉,吃东西,倒象是来度假休息来避暑的。晚上去了四方街,那儿超凡热闹,几乎家家都是人声鼎沸,每人发了一个木块敲桌子。是否,寂寞的人一定要这样来驱除心里的空虚?是否,爱热闹的人一定要这样身处人流中喧嚣?!那震人的声音让我加快脚步想逃避,不是心理上的排斥更多的是生理上的受不了。见识过就好,不必去参与。
剩下的一天时间直至退房都是闲逛和休息听音乐吃饭,就当是避暑吧。临行前一天下午想再去黑龙潭,进去之后也没了心情。看来都是温哥华的错。刚去了那样的地方,景色在它之下,自然没法被吸引。看来得休息一段时间了。是眼疲劳了。停不下来的脚也该歇会儿了。
丽江自然是蓝天白云温度适宜,镇上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及商业氛围也会让原按部就班生活的人到这里感受到休闲和放松。除此之外,它消费的选择余地很大,比如住店贵到二千元的五星至便宜到几十元一晚的客栈都有,丰俭由人,这也是丽江吸引人的地方。如果说这是一个许多人每年都来的地方,消费绝对是很重要的因素。
遗憾的是,来此寻中国温哥华的梦想破碎了。虽温度类似,但自然景色及人文无法相提更不能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