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哪里我都习惯的去看看周边的孩子们.第二天一早出发.徒步7个多小时沿着往亚丁方向走.看到彝族村小的孩子们.全校55名学生两个年级一位老师,当问道怎么给孩子上课.老师说:给二年级上课.只有抽一个二年级学习较好的孩子到一年级做"小老师".师资的严重缺乏,周边环境的艰苦.制约了孩子们的正常学习.贫瘠的土地使几个寨子都以土豆及玉米为主要农作物.全年很多家庭只有几百块的收入.政府免除书本费学费,一学期二十多块的杂费也把有的极贫困家庭的孩子挡在了学校门前
离开学校继续往前走,感觉到似美国西部的荒凉的美.沿途砍伐松树的村民.忙着下种土豆的彝家.快乐的走猪.不知名的小花.自顾自玩耍的孩子们让我们点点忘记长时间奔袭的疲倦.又走了2个小时,杭州的小蔡踝关节老伤复发无法前行,停在溪边休息.
水尽的干渴,决定往前再走一段找寨子里的人要水.半小时后看见一家人在山坡上,隔着河沟招呼.提出来的开水有淡黄的泥色还漂些草渣.但意外的是他们一定要我们到家里坐坐.吹着了火塘烤了一簸箕土豆.难拒盛情,我们一直吃到腮帮子发酸.聊天发现这里没有通电,晚上靠点松明(油性大的松枝),家里的小孩上学来回要走四个小时(到雨季河沟涨水更加困难)
一路走来最难忘记是不一样的蓝天,衬着落日回到瓦拉璧.痛快的狂走又找回了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