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间都快一个月了,还没时间回忆下那座古城,那些人,那些事。 火车很晚,大概是晚上九点多。过了金沙江就是云南了,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感觉车也太慢了,我就干脆睡了一觉,醒来时候问别人才知道车刚过六盘水。我就打开车窗,傻傻的看着那一片漆黑的云贵高原,只感觉车过山洞的时候风好大响声也很大。在这种迷糊中天渐渐亮起来。一路看着高原上的玉米地,散落的向日葵。路过感觉还不错的曲靖,下午两点多就到了昆明。 接下来的一晚就是汽车生活。那天晚上月亮很大,很亮,一直跟着车跟着我,让我不能安稳的睡觉,我就想这还真是千里共婵娟。在车上遇到了一个湖北人,他要去丽江做生意。他和嫂子都对我挺好,一路上自然不会太无聊,太寂寞。还叫我下次到丽江去的时候一定去找他叙叙旧。 丽江到了,不知道多少人来过这座古城,不知道多少人在约瑟夫.洛克停留的地方徘徊着,不知道多少人在这里看到过貌似别样的热闹。 表姐对我很好,来接我的时候给我带了一瓶防晒霜,说是怕把我晒黑了。我说晒黑了有啥,没事的。后来我才知道丽江太阳的厉害了,这当然是后话。 刚到丽江那天,作为我的免费导游表姐本想带我去古城随便转转,结果一直转到我们都不想走路了。我们到了四方街,就是洛克照相的地方,也看了樱花屋酒吧,还到了黄金海岸一带,当然不会少了木府……哦,还有那个我没有时间从后门趟水进去的黑龙潭。后来下雨了,我们就在一家饭店吃饭兼顾躲雨。下午我远远地看了玉龙雪山,在高原上看高山就是不同,你总觉得它不咋地。 接下来的两三天,她和我把古城逛了一个遍,甚至去了四方街正对的山上看丽江的全景,还去了束河古镇。我们一起去吃过桥米线,白族米线不是很贵的,但饭(线)轻情意重。在这期间我给兄弟些,朋友买了些小东西表示我的心意而已。我还给自己买了一条围巾,一件东巴T恤。在最后要走那天我们去了那个很大的水库,很蓝,就像海一样,我给表姐说笑说也像我的心情。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我不是很舒服,我也很幸运,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看了丽江晴雨变更。比较遗憾的是我没时间去虎跳峡看看。 回来在路上遇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兰州小伙子,满口胡话,他的姑姑都拿他没辙。我在旁边很少说话,想我自己的事,从骨子里不屑一顾,后来我想他还小,我就没有摆出那副不屑的表情。就当原谅他了,我继续想我的事。还碰到一个成都的建筑商人,他叫我和他一起在攀枝花呆了半天,请我吃饭,晚上一起坐车回成都。 丽江给我留下很多回忆。 那些丽江的小庭院,每个都有自己的风格,我没有机会看完,但我可以感受这些庭院的别致。不愧是“高原姑苏”。我住的那个小庭院在木府旁片,不算大,很安静晚上还有淡淡的凉意,老板娘很年轻,三十多一点,对人很好,每天都只看到她牵着儿子去吃饭,眼神里透露出一种莫名的哀怨。我说道这个的时候,表姐狂笑,说我是小说看多了。 表姐和我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只要有人的地方我就能侃,她说的是我就能编,我说的是有人的地方我就能骗,我喜欢这个看似贬义的骗。生活还是这样疏狂些好。 当地女人管事比较多,比较能干,可能是他们脱离走婚制度的时间比其他地方的人要近一些的原因吧,这是我瞎说的。但表姐说其实当地女人地位也不是很高,这也许就是汉族文化的影响吧。表姐说当地很多的商业性的店铺都是外地人开的,当地人只是打工而已,就如酒吧里跳东巴舞的女孩,披肩店里手织披肩的女人。很多人都会说这是一种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我也不是很清楚这其中的道理。 那个樱花屋酒吧,基本上是木头的,晚上很多人喝酒,唱歌,跳舞。虽然我见过很多酒吧,总感觉他们是一种昏天黑地的做作。在樱花屋里,也许你不认识对面的男人或者女人,但你们可以一起举杯,一起忘我庆贺这生命中难得的自由。我喜欢它门口写那句“一切美女都是纸老虎”的话,还有就是那种自在的情怀。不一定要喝很多酒,但你会体会到像柳永那样的才子曾过着的不羁生活。 还有就是木府,我不想多说。对于那些历史上的纠纷我也不在意,总有人笑道最后。只是觉得他们在丽江的历史上书写了漂亮的一笔,留下了在当下看来还算可以的丽江古城。 还有就是到丽江来的人,他们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大概是平日里被生活压迫的写照吧。去丽江的女人他们都会买一张披肩,她们都会带着这张披肩走完丽江古城。表姐说如果一个女人来丽江不买一张披肩那才是不正常。 在这个古城里睡了几天,晚上有一点冷,我总觉得它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虽然很多人来来往往,但谁知到这古城的寂寞呢?这让我想到了每个来这里的人那种欢笑,酒吧里如释重负的欢叫,那个满眼忧郁的老板娘,那些走街串巷的当地女人,那些在外地人手下打工的本地小姑娘小伙子。那些丽江人好像都在一种说不上的寂寞中度过,这种寂寞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孤寂,一种形态上的侵蚀。丽江古城自然也在这种寂寞中随着黑龙潭里的水低吟。 古城的日子是快乐的,我带走的不是我所说的寂寞。真希望还有机会去丽江,但愿它还是我看到的丽江。只是不知道玉龙雪山能不能为丽江遮挡更多的寒冷,让它不至于那么寂寞。只是希望这个高原姑苏不要淹没在那所谓的文化碰撞的洪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