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很小,人很多。
行色匆匆的人,满腹忧郁的人,晒太阳的人,希望发生点什么故事的人。所有全中国,或者说全世界的各色人等,都在这一亩三分地的小小丽江城汇聚了。
外面的人来了。大多数的原住民走了。长长的街巷,仄仄街巷两边的老屋,那些看上去很古老的青石板路?其实这些看上去很古老的青石板路是重新修葺的,只是丽江人很会打造,新的东西看上去依然很古老。
外面的人涌进来了,大多数原住民潮水般的退去了。这里面有政府的功劳。想象当初原住民告别老屋,告别青石板路,告别他们门前那条已经流淌了很多年很多年的小河,还有那些长满了小草青苔的小桥,是欣喜?还是忧伤?古老沉入了黑暗,往事尽在烟尘里了……
烟尘里的丽江是一个叫洛克的外国人写的。那个时候的丽江远不是现在这付模样。我在想,如果洛克看到今天丽江街上的人流,看到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的商铺,而且每个游人还要被当地政府收取80元的古城保护费,洛克还能说今天的丽江是梦中的天堂吗? 尽管丽江所有的老屋还在,但里面的内存已经不是先前的模样了。内核不在,剩下的也只是一个有着丽江名字的驱壳了……
那天,坐在束河一个靠小河的地方,一个人呆呆的坐在那喝茶,顺便也感受感受人们说在那儿发呆、坐在那儿发傻的味道……
发呆,是因为寂寞。也是因为寂寞,人开始变傻。发着发着呆,我突然就感觉到,这哪里是让你清净发呆的地方呀!上个世纪的那个美籍奥地利老外,绝不是因为寂寞才来到丽江的。所谓“寂寞”,那是人的心境。心境的东西,那是一种精神层面。要解决精神层面的寂寞,还得靠着自己来医治了。空气里弥漫着浮躁的丽江,能有这样伟大的疗效吗?或许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丽江对于所有的造访者都是不一样的……
那天,在茶云间客栈,手里有一本书叫《丽江的柔软时光》。书,带着一种调侃,也带有一种小资的矫情。只是矫情用的太多、太滥,给人一种倒胃的感觉。
放下书,我不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望着丽江城的远山,望着眼前的一大片黑瓦房顶,我在想,丽江是什么呢?大脑一片空白,最后看到古街上的人头攒动,耳朵里被灌进了山下传来的嘈杂声,我立时明白了,丽江是一个赶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