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彩云之行

  • 2013-04-24 11:47:02
  • 来源:客运站
  • 点击次数:745

我常常认为,为了亲近自然 云、贵、川、藏近年来成了旅游的热点,因为这些地方风景独特,更因为这些地方过去不被人了解,这些地方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光。于是,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抱着“亲近自然”的愿望走进这里。仿佛只有到了这样的地方,才能嗅到泥土的芬芳,才能见到花朵的颜色,才能摆脱钢筋水泥的束缚,才能忘记建材污染的伤害。自然离我们究竟有多远?难道真的要飞跃崇山峻岭才能一亲芳泽?在黄金周中选择这样的出游路线,可以看到梦中的香格里拉,但往往单程就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也就是说,真正能“亲近自然”的时间,往往只有一两天,还没来得及把美丽全装进眼睛里,就不得不踏上归途。走马观花、费心费力,这就是亲近自然必须付出的代价? 然而这里的六日游却真的能令人感觉到游了六年。甚至一点也没感觉到有白来。真是值得。

今次我是参加丽江市古城区越野者户外俱乐部六日游特种纯玩徒步。感觉很不一般。该玩的都能玩。

远眺长江第一湾、小中甸牧场、香格里拉、远观纳帕海、奔子栏

长江第一湾这里水流很急,但由于江面宽阔,远观过去江水平缓如镜。江湾两岸绿柳依依,白云蓝天下群山隐隐,不远处就是整齐划一的田原、炊烟袅袅的村镇,在这样一片高原上竟有如江南水乡一般的景致,让人啧啧称奇。。我们看到自北滚滚而来的金沙江到这里像高峡出平湖,水波不兴,静若处子,高山倒影,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安全的车子缓缓的把我们载到小中甸牧场。

5月份的小中甸,白的、红的、粉色的各色杜鹃花盛开在原野,6——7月份的小中甸,各色叫不出名的小野花开满原野,10月份的小中甸,狼毒花如火般燃烧在原野。美吧!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我到过3次香格里拉(中甸县),每一次都有新的景色让我发现,让我神往,让我欢喜。

云南的香格里拉,原名中甸县,海拔3400米左右,自古就是藏民族最理想的“如意宝地”,藏族民歌唱道:“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结塘,人间最殊胜的净土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这里雪山傲然耸立,湖泊清幽宁静,草原广袤,河谷深切,美景数不胜数。

原以为就这样到达香格里拉。可是,美景却一桩又一桩的映入眼帘。

上次我们远观眼中的纳帕海,湖水清澈,未经污染,美景如画。虽然是冬季,仍然是清山绿化,美不胜收之景。

但是夏季的纳帕海,四周山上的积雪融化流入纳帕海中,纳曲河、奶于河等十余条河弯弯曲曲,流经草原注入纳帕海,形成四面青山环抱,湖面波光粼粼的迷人景观。而秋季,海西北面的辛雅拉雪山山麓有天然落水洞九处,湖水经过溶洞,从尼西汤满排出,流入金沙江。每逢雨季,湖面增高,到旱季洪水排除,湖面缩小,大部分地区成为沼泽和草甸。

5月,草原方吐嫩芽,而纳帕草原已是绿草茵茵。6月伊始,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茫茫草原,琼花瑶草争奇斗艳。成群的牛羊随草海起伏,如在海中沉浮。茫茫原野,四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

这些美景,随着旅游团,安全的车子把我们带进一片无穷的想像境界中。令我久久的回味着。

这天晚上,我们住的是标间,旅馆很舒服。

奔子栏,月亮湾,白马雪山丫口,梅里雪山观景台,飞来寺,西当村徒步5小时。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怀着激动的心情起床了。

乘着车子,享受着全程导游的美词介绍。金沙江怒涛滚滚,汹涌奔流,以下则豁然开阔,江水平静。是“茶马古道”由滇西北进入西藏或四川的咽喉之地。往西北行即可进入西藏;逆江北上,是四川的德荣、巴塘;沿金沙江而下,就是维西、大理;往东南走,则是中甸及丽江。 旧时的马帮,常常要在这里歇脚,我们也和马帮一样,在这里午饭。而过了奔子栏,就是月亮湾大家欣赏后到此一游。就要进入茫茫的白马雪山了。你骑着我从未见过的美丽骏马狂野而成熟的眼睛抓住了我的心你轻熟的驾驭马匹带着我的热情和可以触及的光明沿着未来的路奔跑 在山谷中前行,一路下坡,灌满阳光,白云在对面的山坡投下阴影。心被温暖的风吹拂有些陶醉了,仿佛就是我心中的香格里拉了。

雨崩之路

看完日出,在守望吃了早饭,出发前往雨崩——此次旅行最重要的目的地。

雨崩,是个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小村落,没有公路,坐车到西当村,然后还有18公里的山路,才能进到村子里,而这18公里的山路是进出雨崩的最佳途径,而即使是这条路,也是多年以来,转经的朝圣者和马帮们一步一步踩出来的。

从飞来寺到西当温泉,车行2小时左右,一路盘山公路,途径一个岔口,往左是去西当,往右是去西藏芒康,西藏,其实离我很近很近,想起了苍鹰和悦悦的计划—— 他们要骑车进藏。一路的风景,依然美丽,看到了几个葡萄庄园,这里离茨中教堂不远,后者是云南的一个葡萄酒产区。后半段的路况很差,一直在吉普中颠簸着。但是车子还是很安全到达了。跟着这个团的一大好处就是不用担心太多,门票也不用交。到了马场,2个法国人过来打招呼“can you speak English”?我的英语是早还完了,不过我们这个全程导游是英语达人,交流无碍。

从西当到雨崩共18公里,其中西当到那宗垭口12公里上坡,那宗垭口海拔3900,从垭口下坡,到雨崩村还有6公里。我们选择了上坡骑骡子,下坡徒步。第一次骑骡子,和以前骑马的感觉差不多,坐在上面,两脚一蹬,悠哉悠哉,也不用马夫牵着,任由骡子自己走,反正就是一条路,这些骡子在这条路上走了多年,轻车 熟路。兴奋的不是骑骡子的感觉,而是穿越在原始森林中,与雪山为伴。阳光很好,天很蓝,不时有云朵在雪山顶上飘过。

后面6公里的路,一直是下坡,不怎么耗体力,不过,高原烈烈的阳光下,背着包,一步步地往下,一直都很喜欢这种徒步的感觉,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脚下的土地。从那宗垭口开始,导游和团队开始热谈起来,一路上一直很热闹。

峰回路转之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村落,就在我们的脚下,四周雪山环抱,中间一片绿色,数间房屋——这就是雨崩村,看到后,蹦到我脑海里的第一个词就是:世外桃源。看到雨崩,到最后到达雨崩,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但依然需要我们跨过一道坎,一段距离。

雨崩分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上雨崩和下雨崩何者更美?答案是2者都很美,我更喜欢后者。上雨崩村以原始森林为主,而下雨崩,则是雪山脚下,流水畔的小村,雪山的倒影留于水中,也映在心里。去的时候,真的应该上雨崩下雨崩各住一天,体验雨崩的点滴。

来这里之前,我不相信世界上居然会有这样的世外桃源。没有公路,只有一条小道,或徒步,或骑骡子,交通不便,也正因为这种交通不便,让这里多了一份宁静,多了一点世外桃源的味道。《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的“香格里拉”,或许就在这里。

上雨崩=>大本营=>冰湖=>下雨崩天气依然很好,我们今天去大本营(就是当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BC所在地)走不多远就见到大片草地,30多顶帐篷点缀其中.现在这里搭帐篷还不收费.风景非常好.去大本营的路上也要翻山,那垭口海拔3600M到本营差不多3个小时路程,我闪一边拍照一边走.速度不是很快.但从本营到冰湖,我们加快速度.只花了半小时.要知道这可以别人一小时的路程.冰湖的水都结了冰,在雪山脚下.不时有人下到冰湖,而且还大声叫喊.很多人见到雪山都很兴奋,都会大声叫喊.但这也是个危险的动作.五月份是个雪崩易发的季节.尤其是有声响会更加容易引发雪崩.我们在冰湖只停留了半小时就返回大本营.稍作休息后继续返回到上雨崩.我一路上还遇到过几位摄友,手拿单反设置成自动.其它的全然不懂.我无意评价相机的好坏,也不是说不能用单反机.但在出游前最好是多读说明书,多拍些片子,多熟悉相机.那些人拿着相机拍出的片子根本没法看.有的人拍的全是逆光照还问我,为什么我的片子人是清楚的.天是蓝色的...那里的天空非常亮.容易过曝.还有人把ISO设成400.不知道去曝光补偿与减光.要第暗得一团糊要么过曝得刺眼.那么好的镜头里面全是灰.有的人几乎没看清楚就拍了几张,说回去PS就可以了....这一路遇到太多这样的人,手里拿着让人流口水的机子.却一种模式拍百种风景.今天晚上住下雨崩,我们原本担心的是住宿和吃饭问题.没想到走到村子里空荡荡的.后来才知道昨天出了事故后.村子就被封了,不许游人再进入雨崩.但是这时导游却很有能力的安顿好我们!我们首先找的住处是雪色浪漫.我们的房间所处位置极佳.抬头就是草地和雪山.下雨崩=>神瀑今天我们换到了神瀑客栈.几个新疆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五天了.每天就在客栈的院子里喝茶,聊天,晒太阳...有个新疆人见我拍照就跑到我面前给我讲起来,要如何如何拍.结果他连数码和胶片也分不清楚,更不懂存储卡等.原来他没有相机也不会拍.我晕~~~神瀑有两个老板,一个是阿其布,藏族.一个是老张,纳西族.二人是亲戚.昨天出了事故人就是抬到这里的.有七八个染了血的床单被扔掉.这次出了事故,游客比往年少了八成多.我们却因祸得福.吃住不愁了.神瀑基本上是下雨崩条件最好的客栈.还能洗澡.环境也好.午饭也是在客栈吃的,菜炒的也不错.今天我们去的神瀑.去的路上风景还好,而且不难.下雨崩海拔3000M.神瀑3200M左右.因为雨水小,瀑布的水很小.看到我们所处的位置么?离神瀑还很远.但03年一场雪崩把这里夷为平地.旁边的树都当年都被掩于雪下.山水无情,出行小心.下午,就近散步,牛马,雪山,草地,喇嘛庙...

因为海拔高,常雪积雪。那路就铺成石子路。很颠簸。有个骑车的老外渐渐近了,他的脸上满是灰尘。裤子也有几个破洞。那情形看了就不能忘,我们向他招呼他给我们了一个坚毅和笑容。我知道对于一个热爱旅行的人,这也许是个享受的过程。到飞来寺天色近黄昏。有些暗的天际隐隐地透过阳光。几束阳光晒在尖尖的梅里山上,神秘,圣洁。越野者户外俱乐部安排我们的标间住处与雪山遥遥相望。我们睡的很好。金色的奔子栏位于金沙江西岸白马雪山脚下,在藏语里的意为[金色的沙坝]。

离 开,很是不舍,每次旅行,都会有种不愿回去的感觉,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旅行,一个人不妨,一队人更好。不过很无奈,必须还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为了下一 次的旅行凑旅费,还有很多很多的亲人朋友们。像电影《旅行的艺术》里的Darlene Loren,虽然和Conner Layne一起,穿越沼泽,走到秘鲁,但终究还是得回去布拉格。不过也相信,如果电影有续集的话,Darlene还是会再次踏上旅途的,能不能再次遇到 Conner,这个就交给导游吧。

每次出行,都留下一点点小小的遗憾,带走满满的感动,比如这次,遗憾的是没有去走尼龙大峡谷,那么,就把这些留给下次旅行好了,香格里拉,我这辈子不会只来一次的。

丽江周边之行结束了,心还留在彩云之南。

如果只言片语和聊聊几张照片实在难以尽诉云南的美丽和激动的心情,云南的美,还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验,去面对雪山高原,去静默。还想写些旅行的感悟,旅行的路线,尤其是旅行中的人,这个系列,还准备继续写几篇。幸好我们有这么好的导游,才能玩得尽兴。

不知道这已经是哪几天了,玩完香格里拉之后,我们向中虎跳出发。

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也是落差最大的峡谷。虎跳峡全长20多公里,峡谷与雪山海拔高低落差达3800多米,江面最窄处约20余米。金沙江水把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劈开一条缝隙浩荡穿过,澎湃而去。“虎跳峡”是因传说有猛虎借江中巨石从最窄处跃过金沙江而得名。它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上虎跳以“虎跳石”称雄,中虎跳以“满天星”和“一线天”为险,而下虎跳则是以“高峡出平湖”的风光为奇。上虎跳,是旅行社安排游客的固定景点,凡是参加旅游团队的旅游者都到此为止。

站在巨石上看着咆哮的江水翻滚奔腾,忘记了时间和空间,面对着无数挤压撕裂爆发呼号的声音,排山倒海,汹涌奔泻,惊心动魄。走上巨石的顶部,竖立着一块“中虎跳峡”的牌子。放眼看去,江中间犬牙交错遍布着许多石块,这就是中虎跳著名的“满天星”一景。“满天星”礁石区是这里最险的地方,百米峡谷中,礁石林立,水流湍急,惊涛拍岸。伫立虎跳峡边,听震耳欲聋的咆哮,看两岸峭壁接天,江水夺路奔腾,江中林立礁石 ,似犬牙交错,激荡的怒涛在礁石间左冲右撞 ,翻江倒海般的巨浪,那吞天吐地的气度,完全成了一种雄性威力的宣泄。众多的潜伏江底的虎跳石,阻拦激流涌泻的巨流,形成白浪冲天的雄奇景观。

后来我们在拉市海的马场边下车时,还是一个薄阴天,有一些风,有几匹马散落在浅水里低头吃草。准备教我骑马的师傅是个黧黑憨实的中年人,他问我有没有骑过马,这让我想起秋那桶那个上午:在马背上滑来滑去,满身大汗,比走路还累…… 我告诉他从来没有。于是,他挑了一匹棕色的马牵过来——毛色很象秋那桶途中我骑那一匹,只是眼睛没那么湿润。我踏着马蹬一跃而上,敏捷的程度连自己都惊得目瞪口呆。 师傅疑惑地瞅着我:“你真没骑过?” 我想之所以那么敏捷,大概是因为秋那桶之后对这种动物产生的亲近感。 我在马上望着阴沉不定的天,有点担心会下雨。师傅一面整理着我的马蹬,一面说: “放心,这种天气,等你跑起来时,它就晴了。” 我永远记得《马语者》里面克里斯汀飞奔起来的镜头:帽子甩在后面,一头短发。 这个女人可以是个在撒哈拉沙漠背景下神秘迷人,为爱而亡的贵妇;也可以涂着浓黑的眼圈,被休 格兰搞得神魂颠倒;还可以是纽约白领。但当我看到她在蒙大拿的荒原里,骑在马上,头发给风吹到脑后,那样的笑容——才真为她砰然心动——于是她就是我喜欢的几个女演员之一。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还是不敢相信自己能骑马——骑马不是要驾驭么?而我所做的似乎只是蹬住马蹬子,用膝盖夹住它的腹部,配合它的节奏,然后,让它飞奔! 刚开始时,我仍拉紧它的缰绳,但很快就把它松开了——放一个人或一匹马自由的感觉是如此奇妙。当它感觉到后,就驰骋起来,风一样掠过一片湿地,气流在我耳边呼啸而过,能感觉到我的头发鼓荡起来…… 一直到了海边,它才渐慢下来,踩踏着浅水洼,发了微微的泼水声。我展眼望着眼前静静的一片湿地…… 师傅策马赶了上来,停在我身边,他说: “丫头,别跑那么快,也不要离我那么远,我保护不了你了。” “现在拉市海真美……”他沉默了一会儿,与我一起望着远处。然后抬手指着天边对我说: “你看那边——已经出太阳了。” 我看见高高的天上成群的鸟雀在迅速地变化着形状;再远处,是一大片滇西北的蓝天、、、、、

返回丽江,之前我写过一段丽江的文字。那些文字华丽而自恋,轻率地忧郁着,并不是现在我喜欢的风格。但我也经常看它:虽然华丽,但还真实——一个仅仅去过华山,兵马俑,峨眉山,乐山,桂林市的女孩,第一次看见丽江那种温婉踏实的感觉——象一场一见钟情的恋爱。在这之后,返回丽江,我坐在人最多的一条街边的花棚下,捧着两大条甩手粑粑,看着眼前人来人往:跟着小红旗,戴着同色棒球帽,在每间店里都扎堆的鸭子;背着帐蓬睡袋一脸“大地在我脚下”模样的猛驴;还有皮肤通红,满面天真的外国客;里边夹着披着七星伴月毯子,脚步悠然的纳西老人。清流在桥下轻滑而过。丽江和前几年一样不可替代。

第六天,终于结束了我的丽江之旅。好怀念这次的团队之旅啊!经过这次之后,我再也不会认为旅游就是割血花钱的。跟这样的团真值!

上一篇: 香格里拉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