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众人上班,唯我与同伴休息。欣喜之余,拿着通行证驾车直奔拱北。本以为今天通关乃easy job,却无奈看到满是“红色战袍”的叔伯姨妈们早已在过关之处排起长龙。唉,何爵士有福咯!!!作为文明的广州人,我们也只得乖乖排队。
经过1小时的等候,来到Macau那边的关口已是下午1点!一出闸口,节俭的我们就直奔葡京免费巴士(出了闸口走到尽头然后转左上天桥,一下桥就会看到很多赌场的免费bus了),当然了,在出闸口的时候还是没有忘记向旅游问询处的plmm拿了张澳门地图(如果忘记拿了也没关系,到了议事亭前地也会有旅游问询处,也会有同样pl的mm很有耐心地解答疑问)。
葡京的巴士是半个小时一班,我们上车后才发现,除了我们以外其他人都是冲赌场而去的(看“战衣“就知道了^*^),不过车上的葡京gg也没有赶我们下车。结果,15分钟后,我们就站在了葡京的大门口。可惜,它的大门正在大修,照不了相(电视上玄学大师们评说的那只“蝙蝠”好像真的挺有威势的,不知道装修会不会影响风水呢?)。
沿着葡京门前的殷皇子大马路一直走到新马路的议事亭前地(很容易认,有喷水池、游人特多的就是了),高大圣诞树矗立,满街银丝缠绕,一派新年气氛。经过商议以后,我们决定向左拐先去看标志性建筑大三巴。一路上风景不断,不觉间,我们已经经过了仁慈堂大楼(此楼不让进,郁闷ing)、大堂(走到罗结地巷的尽头转左就是了)、卢家大屋(典型的西关大屋,以我西关小姐的眼光还是值得一看的,但要上二楼的闺房可是要排队,因为怕二楼一下子承受不了太多人,上面有个香港抢包山的模型,挺有趣的)、玫瑰堂(大门紧锁,我们在门外没有找到玫瑰,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有这个漂亮的名字,不过门前的小花五颜六色,很不错哦,可以跟西湖的一比)。
看来中国不按国务院规定放假的人还真多,满街都是游人,我们被人气弄得快窒息了。幸亏,不远处猪扒包的香味及时拯救了我们,交了HK$20(现在在澳门,人民币、港币和葡币的比率都是1:1,驴友们大可不必兑换葡币,只需备定香港硬币搭车就行),两个香喷喷的猪扒包就到手了。哇,那包包的体积可比m记和k记的要大多了,撑得我们啊……但是,鉅记的葡塔又映入眼帘了,我们还是忍不住了。事后才发现,其实HK$6一只的葡塔的味道和k记的差不多,到底是k记的制做水平太高了还是鉅记的不行,倒也无从考究。吃饱了要赶快上路咯,拿着新鲜制成的芒果汁(HK$12一杯,比HK的要便宜哦),我们爬(“亲戚”太多,只能缓慢如蚁般爬上去)上了高高耸立的大三巴。尽管它已经烧得只剩下大门,但看得出来以前还是挺漂亮的。在后面处处标示的“神迹”上(其实是地板+玻璃)走了一圈,我们就下去墓室(又称天主教博物馆,免费的)。里面有很多大三巴烧剩的器皿和摆设,还有一个小小的耶稣像,制作相当的精美,让人对大三巴的烧毁十二分的惋惜。
时间有限,我们放弃了大炮台和哪吒庙(其实是因为觉得虎门的大炮和大陆的庙宇比它好看,所以不想去了),至于旧城墙遗址,虽然就在附近,但地图上的相片不太吸引,所以也没去了。径直拐入大三巴左边的花王堂街,走了约15分钟(其实用不了一刻钟,只是,澳门街道上停放的各种牌子的小汽车都太吸引了,让同伴照了一张又一张,用了不少时间),就看到了圣安多尼教堂。这个教堂据说是大多葡人都会选择在里面举办婚礼的,除了门口站着2人高的十字架外,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里面的两个白水晶烛台,上面吊着几十颗大大的白水晶,听说是传教士专门从国外拿过来的,我忍不住偷摸了一下,凉丝丝的,看来果真是一级品哦。可能这个教堂的地址比较偏,没有什么游客来,告解室也是空空的,让我饶有兴趣的研究了老半天。
从圣安多尼教堂出来,本来想直接到新马路的另一面看其余的教堂,可是走到大堂前地还是跟着门口的几个可爱的小朋友走进一家教堂。一问才知道,这才是玫瑰堂的正门!原来我们刚才绕到玫瑰堂的后门去了,怪不得大门紧锁。很富丽堂皇的建筑,顶部是五彩的琉璃,祭坛更是采用了巴洛克的建筑风格(地图上是这样介绍的),然后,我们看到了玫瑰圣母(这才是玫瑰堂的名字的由来)。真的很漂亮,我们之后才发现,这座教堂是我们在澳门见过的所有教堂中最值得留影的。
12小时玩转澳门美食宝典(下篇)www./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55359
(大三巴)
(大三巴后门的神迹)
(玫瑰堂)
(玫瑰堂内)
(大堂的琉璃耶稣像)